9月5日广盛配资,海珠区林业和湿地管理局联合华洲街道办事处组织党员干部、社区志愿者队伍,对海珠湿地保育区围网边界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该行动以“党建引领+全员参与”模式,组建联合攻坚队分片区实施拉网式排查,重点清理围网内外沿、排水沟渠、绿化带等垃圾易积存区域,通过协同作战彻底清除卫生盲点,全力筑牢湿地生态安全屏障。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防控责任
据介绍,自7月启动“两热”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海珠区林业和湿地管理局第一时间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迅速制定并印发《海珠区林业和湿地管理局虫媒传染病疫情防控行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职责分工。
同时,该局建立并严格落实包干责任制,局领导班子成员靠前指挥,分别带领机关科室人员下沉一线,挂点督导海珠湖、湿地一期、二期、三期、保育区等片区,全程参与、精准指导灭蚊行动广盛配资,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细落实,责任压紧压实。
该局还与属地街道建立紧密协作机制,通过统一部署任务、协同清理环境、联合开展消杀作业的“三统一”模式形成攻坚合力,同时针对湿地围网两侧等重点区域组织动态巡查,累计联合清运随意丢弃的生活垃圾约7.8吨,共同营造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的城市环境。
科学防控,夯实防控根基
为提升“两热”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与实效性,该局通过多种方式,完善设备设施,提升队伍专业素养。
一方面配齐物资装备,采购超低容量喷雾机、热烟雾器等专业器械及“列喜镇”氯菊·烯丙菊、“优士”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消杀药剂广盛配资,筑牢物资保障防线;另一方面扎实推进技能培训,通过组织学习市、区疾控中心“9+3”防控指南及蚊媒防制技术文件,并邀请专业公司开展实操教学,全面提升队伍专业素养;同时严格落实安全防护要求,强制户外作业人员穿戴长袖长裤防护装备、上岗前使用驱蚊剂,确保防控效能与人员安全双到位。
据海珠区林业和湿地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根据不同环境特点实施差异化蚊虫防制策略,例如针对开阔绿化带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机开展空间消杀,对沟渠、竹林等密闭区域运用热烟雾技术高效渗透,并在厕所、凉亭等蚊虫易聚集场所实施滞留喷洒形成长效防护屏障。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专业力量超5000人次、精准喷洒药剂1000余千克,实现海珠湿地全覆盖消杀。
此外,在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专项行动,该局围绕园区核心区域及风险点位,通过组织4892人次环境整治力量,累计清理卫生死角3421处、清运垃圾62.64吨、清扫落叶超200万平方米,实现园区环境面貌显著提升;同时针对蚊媒孳生隐患,系统清除3757处积水点,科学处置127处树洞竹洞,通过翻盆倒罐、填补洼地、合理抽疏海芋自然储水容器等措施,并对难以处理的树洞凹槽投放杀虫颗粒药剂,从源头切断蚊虫繁殖链条,全方位筑牢疾病防控屏障。
创新科普宣教,织密群防网络
作为广大市民游客亲近自然、休闲放松的首选地,海珠湿地年均接待游客数量近500万人次。
为了更好提升公众科学防蚊意识和自主参与防控的积极性,海珠区林业和湿地管理局以预防为主、宣教先行为导向,构建多维度宣传矩阵,在园区出入口、服务驿站等关键节点针对不同群体免费提供防蚊水并配备温馨语音提示,引导游客主动落实防护措施,依托园区2块LED大屏、80个智慧灯柱等载体循环播放防控知识5796次,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宣传。
海珠区林业和湿地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持续深化各项防控措施,不断完善联防联控长效机制,全力守护市民游客健康福祉和“城央湿地”高品质公共空间,努力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湿地公共卫生安全防护“海珠经验”。
南方+记者 吴雨伦广盛配资
融胜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